白河大仙寺
-
中日式風格並融代表寺廟
-
臺南市白河區仙草里8鄰岩前1號
-
TEL:(06)685-2143
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梵語:मञ्जुश्री,拉丁轉寫:Mañjuśrī),又稱文殊師利菩薩、曼殊室利菩薩、聞隨師離菩薩[1],中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釋迦牟尼佛的左脅侍菩薩,代表智慧。因德才超群,居菩薩之首,故稱法王子。文殊菩薩的名字意譯為「妙吉祥」、「妙樂」(英文:Gentle Glory);Mañju,音譯爲「文殊」或「曼殊」,意為美妙、雅致,śrī,音譯爲「師利」或「室利」,意為吉祥、美觀、莊嚴。故亦稱妙吉祥菩薩。
文殊在佛教中是智慧的象徵,其注重一切般若,被稱智慧第一。文殊的標準形象爲乘青獅、持寶劍(有時換為玉如意,表示吉祥),騎獅表威猛,執劍表智慧。一般在造像中,文殊作為脅侍位於釋迦佛的左側,與釋迦牟尼佛、普賢菩薩並稱為華嚴三聖。
在佛教的地位
編輯
文殊菩薩像,現藏於大英博物館。
在佛教中,文殊菩薩被視為三世古佛、七佛之師。《聖無動尊大威怒王秘密陀羅尼經》云:「妙吉祥菩薩,是三世覺母。」根據佛教經典,文殊菩薩於無量阿僧祇劫前早已成佛,是空寂世界的「大身如來」、平等世界的「龍種上尊王如來」,現在世為「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在燃燈佛將成佛時,倒駕慈航為「妙光菩薩」,為燃燈佛說法,如今化現為菩薩,協助釋迦牟尼佛度化眾生。
未來文殊師利還要在無垢世界成佛,號「普現如來」,故文殊師利菩薩是三世古佛。文殊在往昔時,曾為七佛之師;《處胎經》云:「昔為能仁師,今為佛弟子。二尊不並立,故我為菩薩。」義為「古佛乘願再來,助佛渡眾。」
妙吉祥於古印度舍衛國誕生時,出現十種吉祥之瑞兆:一、光明滿室,二、甘露盈庭,三、地湧七珍,四、神開伏藏,五、雞生鳳子,六、豬誕龍豚,七、馬產麒麟,八、牛生白澤,九、倉變金粟,十、象具六牙;故稱為妙吉祥。佛經曾記載文殊啟發善財童子一路向南與善知識參學,又教化龍女八歲成佛,及領導阿難尊者於鐵圍山結集大乘經藏。
文殊菩薩本來早已成佛,指導的弟子很多已成佛,所以經中常稱祂為佛母、諸佛之師。但為方便教化,利益眾生,現乃倒駕慈航,化作菩薩,一方面協助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一方面與普賢、觀音、地藏等諸大菩薩普度眾生。
漢傳佛教中稱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為「四大菩薩」。唐朝大曆四年(769年),唐代宗因不空三藏之請,令天下伽藍食堂,除賓頭盧羅漢外,別置文殊菩薩像為上座。
有一同供奉文殊、雨寶、善女等三尊的,號稱「吉祥三尊」,以此三尊可以護佑吉祥。有一同供奉文殊(智慧)、虛空藏(記憶)、般若(般若波羅蜜)等三尊菩薩的,號稱「智慧三尊」。般若菩薩發願擁護文殊師利菩薩,所以誦念文殊菩薩各種真言的,也可以感召般若菩薩。這是因為般若本為一體。[2]
文殊菩薩有「一兄四姊妹」護法神,即「都牟盧天」(Tumburu)。與「都牟盧天」的四個妹妹,代表常樂我淨的「惹耶天女」(Jayā)、「微惹耶天女」(Vijayā)、「阿爾多天女」(Ajitā)、「阿波羅爾多天女」(Aparājitā),「一兄四姊妹」同時也是《楞嚴經》、大白傘蓋菩薩、般若菩薩的護法神。
文殊菩薩的造像一般是天人衣著,頂結五髻或者戴「五佛冠」表佛五智,騎青獅表示威嚴勇猛、所向披靡、無堅不摧、戰無不勝;相傳著名的滄州鐵獅子(又名:鎮海吼),本來也是鑄造為文殊菩薩座騎。持劍或手持如意。或作一手持經典,一手執寶劍,意為智慧無礙。或者一手持寶劍,一手持蓮花。或者一手持寶劍,一手持蓮花,蓮花上放有一本經典。
持劍在佛教中有重要表徵意義,象徵以智慧劍斬煩惱結。在玄奘所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中,把般若比喻作能斬斷金剛的利器,文殊師利就是智慧的化身,祂自己的非凡成就以及教人成佛之豐功偉業,無不是憑藉著智慧這把利劍。學佛者無不祈望深入經藏,智慧如海。只有修智慧,才能明是非,除十惡,修十善,離塵垢,淨性體,度有情,入涅槃。而這把利劍,就是透過五蘊,照見空性,色空不二,有無圓融,一行三昧,常樂我淨。
文殊菩薩駕乘獅子,手持如意。(香港萬佛寺文殊菩薩亭)
藏傳佛教中,形像通常右手持劍,左手持蓮花,花上有一部經典,代表智慧的思維。其忿怒相是大威德金剛。文殊菩薩為黃教喇嘛守護,相傳黃教之祖宗大師即為文殊菩薩轉生,藏人也認為滿清皇帝為文殊菩薩化身。
文殊菩薩化身無窮無盡,今日常見者有:紅黃文殊(紅文殊、黃文殊)、黑文殊、白文殊、四臂文殊、五髻文殊、八髻文殊、僧形文殊、孺童文殊、如意文殊、無垢文殊、華嚴文殊(五字真言文殊)、獅子吼文殊等。
文獻記載
編輯
文殊菩薩在常在佛經中出現,且常以訊問者的身份請佛陀講法。經中有不少單獨介紹文殊菩薩的片段,且授記文殊菩薩會常住在中國的五臺山爲眾生說法:
《首楞嚴三昧經》云:「過去久遠無量無邊阿僧祇劫,爾時有佛,號『龍種上如來』……過去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阿僧祇劫,爾時有佛,名龍種上如來,國名平等,乃至爾時平等世界,龍種上如來豈異人乎?即文殊師利法王子。」
《菩薩瓔珞經》曰:「過去無數阿僧祇劫有佛,名『大身如來』……剎號空寂,正於此處成無上等正覺……爾時大身如來,今文殊師利是。」
《大寶積經.文殊師利授記會》載:「此菩薩自往昔那由他阿僧祇劫以來,發十八種大願,嚴淨佛國,當來成佛,號為『普現如來』,其佛土在南方,號離塵垢心世界、無垢世界。」
《心地觀經》說:「三世覺母妙吉祥」。
《妙法蓮華經》序品:「往昔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有八子,聞父出家成道,皆隨之出家。時有一菩薩名『妙光』,佛因之說法華經。佛入滅後,八子皆以妙光為師,妙光教化之使次第成佛,其最後之佛名『燃燈』,其妙光即文殊也。」可知,文殊師利居八代之首,燃燈佛為釋迦世尊之老師,故文殊師利菩薩乃釋迦如來九代之祖也。
《放缽經》曰:「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師利之恩也;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文殊師利法寶藏陀羅尼經》云:「爾時世尊告金剛密跡主菩薩言:『我滅度後,於此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振那(中國古名秦國之轉譯),其國中有山號曰五頂(即五臺山)。文殊師利童子遊行居止,為諸眾生於中說法。』」
《央掘魔羅經》:「爾時世尊告波斯匿王言:北方去此過四十二恆河沙剎,有國名常喜,佛名歡喜藏摩尼寶積如來,在世教化。(中略)彼如來者豈異人乎?文殊師利即是彼佛。」文殊師利菩薩就是摩尼寶積佛。全名南無歡喜藏摩尼寶積佛,此佛以無漏聖道之法寶積集莊嚴,成就佛道,故稱寶積佛。大智度論卷九(大二五·一二四中):『以無漏根力覺道等法寶集故,名爲寶積;(中略)應當出生時亦多諸寶物生,或地生、或天雨種種寶集故,名爲寶積。
《放缽經》:「今我得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威神尊貴,度脫十方一切衆生者,皆文殊師利之恩,文殊師利本是我師。過去無央數諸佛,皆是文殊師利弟子,當來成佛者,亦是其威神勢力所致,譬如世間小兒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聖無動尊經》中說:「妙吉祥菩薩是三世佛母,故名文殊師利。」
傳說
編輯
根據《斯瓦揚布往世說》所記載的傳說,現時的加德滿都谷地本來是一座名為「納格達哈」(梵語:Naga Dah,意思就是「蛇湖」)的大湖泊。後來文殊師利菩薩來到,用劍把湖的南面一座山峰劈開,把湖水及住在湖裡的大蛇瀉走,形成了今日的加德滿都谷地。文殊菩薩還以自己的名義在這裡建立了一座城,名為曼殊帕坦,就是今日的德瓦帕坦。而那個把湖水瀉走山峽,今日被稱為佐帕爾(Cophara)。
又據傳說,預知釋迦牟尼佛將在藍毗尼園出世,而當時尼泊爾(加德滿都)還是一片荒涼沼澤地,於是文殊菩薩慈悲為懷,不避艱辛,提前二十餘年,率領弟子數十人,至尼泊爾移山填沼建造城池,以迎接偉大佛陀降臨人間。尼泊爾斯瓦揚布納特的獼猴是他頭虱化身。
藏傳佛教中,滿清皇帝是文殊皇帝,即文殊菩薩化身;根據清朝官方觀點表示,滿洲之名源於文殊菩薩(梵語:मञ्जुश्री,Maṅjuśrī)[參 1],乾隆帝還特別在其詩中自注以表示對這一說法的認同[參 2]。該詞可能是經維吾爾語譯為蒙古語,之後進入滿語。努爾哈赤建國時,以滿洲國(滿語:ᠮᠠᠨᠵᡠ
ᡤᡠᡵᡠᠨ,穆麟德轉寫:manju gurun)為名,取「文殊菩薩的土地」之意[參 3]。清史學者孟森也曾作考證來支持這一觀點。他還進一步認為「滿洲」之名與明朝中期建州衛指揮使李滿住有關[參 4],並指出滿住(滿洲)是建州傳統觀念中的「最尊之稱」。「滿洲部族」正是「文殊部族」之意,是為當時建州女真人中自成的一種自名其部族之熟語[參 5]。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亦有藏人認為毛澤東是文殊菩薩化身並加以膜拜。
漢傳佛教中,山西五臺縣的五臺山公認為文殊菩薩道場。
資料來源:https://zh.m.wikipedia.org/zh-tw/%E6%96%87%E6%AE%8A%E8%8F%A9%E8%90%A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