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一個分靈回大陸的媽祖廟

景觀價值
松山慈祐宮為典型臺灣民間信仰傳統廟宇,也是早期臺北市松山、信義、南港、內湖、中山、大安區等境內13個村庄居民的信仰中心,200多年來保存許多歷史文物,包括乾隆皇帝御賜「利濟參天」匾額、三川殿前嘉慶年間的石獅,以及各年代的石雕、壁堵等作品,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至大陸福建遶境尋回錫口天上聖母聖意牌,更見證慈祐宮為臺灣第一個分靈回大陸的媽祖廟。


歷史沿革
松山慈祐宮俗稱「松山媽祖廟」,主祀天上聖母,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有泉州籍行腳和尚衡真,俗名林守義(公元1713年-1784年),自湄州攜帶奉天上聖母分靈隨行,四處渡化世人。隔年渡海來臺,從滬尾(今淡水)登陸後抵達錫口(今松山地區)。當時的錫口地方仕紳多為泉州同鄉且信奉媽祖,遂提議集資建廟,並於清乾隆22年(公元1757年)竣工取名「錫口媽祖宮」,成為錫口十三庄居民的信仰中心。清嘉慶、道光年間並由張姓船商攜帶天上聖母聖意牌,回到大陸仙遊供奉建廟,又自錫口媽祖宮分靈到仙霞媽祖廟。日治時期大正9年(公元1920年)錫口地名改名為松山,廟名改為「松山慈祐宮」。民國72年(公元1983年)正殿失火,經重建後成現今樣貌。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慈祐宮前往福建仙遊遶境時,尋回錫口天上聖母聖意牌,以及開山祖師林守義牌位等多件寶物。


資料來源: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landscape/1_0011.aspx?i=2

特色導覽

1、三川五門三進的廟殿格局
慈祐宮為三川五門三進(即入口有5個門,縱深有3個殿)的建築,正殿有三層重簷,左翼鐘樓與右翼鼓樓遙相對望,三川殿氣派莊嚴,屋脊並以雙龍朝福、祿、壽三仙,取其保佑之意。屋頂裝飾的剪黏、交趾陶作品,多數以龍鳳圖案、中國古代歷史故事為主,中央門上書「慈祐宮」,龍門曰「左輔」,虎門稱「右弼」。後殿是一座5層樓建築,遠望近觀均呈現金碧輝煌氣象。


2、清代石獅
位於松山慈祐宮大門口的一對石獅,刻於清朝嘉慶8年(公元1803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與一般廟宇門口的石獅造型有所不同,除較少繁複的修飾,線條呈現古樸之姿,且母獅子嘴巴為閉著,公獅子則開嘴吐舌,為象徵乾坤陰陽的鎮殿之寶。石獅在廟殿翻修過程中,曾一度被廢棄在他處,後來被發現重新置於三川殿前。


3、早期分靈至福建的媽祖神像
位於正殿神龕神桌上,來自大陸仙遊游媽祖總廟、造型古樸的媽祖神像,雙手持笏於胸前,已有200多年歷史,在大陸總共雕塑3尊,經福建莆田市之仙遊仙霞媽祖廟來臺溯源,發現該廟媽祖神像係分靈自松山慈祐宮,文化大革命時曾避難於民家,其中1尊遺失,另1尊於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由松山慈祐宮連同「錫口天上聖母聖意牌」一起迎回臺灣。


4、錫口天上聖母聖意牌
目前由廟方珍藏的大殿的「錫口天上聖母聖意牌」,為清朝嘉慶、道光年間張姓船商自錫口媽祖宮恭請,並由廟方提供經費,回到大陸仙遊供奉建廟,又自錫口媽祖宮分靈到仙霞媽祖廟。後來兩岸關係斷絕,直到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才又尋回,聖意牌見證「媽祖從臺灣回傳福建」的歷史。


5、「利濟參天」匾額
松山慈祐宮開山祖師林守義來臺創建錫口媽祖宮後,見弘法有成並感念聖母庇佑,於清乾隆48年(公元1783年)回到家鄉仙遊游另建一座媽祖廟「龍興宮」,並獲乾隆皇帝御賜「利濟參天」匾額。此匾額因當時賜給龍興宮,無法帶回臺灣,衡真和尚遂與十三街庄居民再恭製一塊,落款為「闔淡紳衿士庶所獻」。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慈祐宮至大陸民家再尋回原古匾,兩塊匾額現已一同高掛於正殿。


6、石雕藝術區
位於松山慈祐宮後方松河街上,靠近堤防牆面的「松山慈祐宮石雕藝術區」,主要放置慈祐宮建立2百多年來,前後經7次擴建與大火之後,廟殿內所遺留下來的各種石雕作品,包括龍柱、石堵等。其中最特別兩根石柱,和一般的龍柱完全不同,上面刻有人物騎乘各種動物石雕裝飾,顛覆常人對於坐騎的印象,包括兔子、公雞、青蛙、螃蟹等,由上而下依序繞著石柱排列,雖歷經歲月洗禮,仍保存珍貴樣貌。


資料來源: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landscape/1_0011.aspx?i=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