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唯一具有西洋巴洛克裝飾風格的聖蹟亭

景觀價值
清道光年間仁海宮已是中壢、平鎮和楊梅13街庄客家居民最重要的信仰中心,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雷厲風行寺廟拆除整併,仁海宮是日治時期皇民化運動中,中壢地區唯一逃過拆除而被留存下來的傳統信仰廟宇,因此奠定日後在此地區獨大的地位。廟旁聖蹟亭深具豐富歷史文化和客家人文特質意義,也是耕讀文化典型代表,昭和年間最後的重建,外觀融入當時流行的洗石子、巴洛克裝飾藝術特色,成為全臺唯一具體展現日治時期文化融合建築風格的聖蹟亭。


歷史沿革
創建於清道光6年(公元1826年)的中壢市仁海宮,又名為新街廟,為桃園市中壢區最古老廟宇。中壢於清道光年間分成新街與舊街,由於新街日益繁榮人口逐漸增加,因此中壢、平鎮和楊梅13街庄居民,聯合在此建廟。最初僅供奉觀世音菩蕯,後來商賈往來頻繁,清道光8年(公元1828年)自北港朝天宮分靈媽祖為鎮殿主神。日治時期昭和11年(公元1936年)日本政府開始皇民化運動,中壢郡守宮崎直勝(生卒年不詳)到處拆廟,惟仁海宮因曾借宿久病不癒的北白川宮能久親王(公元1847年-1895年)之故,最後才得以保留。仁海宮歷來共5次重修,民國98年(公元2009年)搭建的四柱三門牌樓成為中壢市區的地景指標。廟旁50公尺遠的聖蹟亭,約建於晚清時期,後於日治時期昭和年間重建,因此融合當代「洗石子」建築特色,並有日治時期大正年間流行的巴洛克雕飾。


資料來源: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landscape/1_0011.aspx?i=29

特色導覽

1、仁海宮三殿式建築格局
仁海宮建築空間佈局承襲自中國南方傳統建築,山門獨立於廟殿正前方,四柱三門的外型,絢爛奪目的重簷,正脊中央置一火珠,左右兩旁置雙龍相向守護,以鎮壓禳火,成為中壢區的地景指標。山門向後的廟埕延伸至三殿式廟宇建築,包括三川殿延伸至拜殿(拜亭)、正殿、後殿,和東西廂廓。三川殿正脊(中國古代建築主樑上方頂端的屋脊)剪黏裝飾雙龍護福祿壽三仙,西施脊(正脊上方多加的一道脊帶)以剪黏裝飾呈顯華麗之姿,正殿正脊則以雙龍護塔來表現。


2、「海國長春」與「慈悅普濟」匾額」
清道光18年(公元1838年)因仁海宮泥牆土瓦、殿宇粗陋,加上歷經風吹雨打壁破垣頹,因此同治9年(公元1870年)經眾議決定重建,由庠生(為中國明清兩代科舉制度中府、州、縣學生員的別稱,就是秀才之意)王國華負責重建事務,並於翌年完成,奉獻「海國長春」匾額,和當時另一面由中壢街庄信眾奉獻的「慈悅普濟」,兩匾額現均高掛於正殿上方。


3、聖蹟亭
在仁海宮左側50公尺處的中壢聖蹟亭,建於晚清時代,後來於日治時期昭和年間重建。當時中壢最繁華的新街市況熱鬧,許多士紳、學子紛紛進駐人文薈萃,客家族群為了表示敬天惜字的傳統,在仁海宮旁興建聖蹟亭,用來將有文字的殘書或廢紙集中焚燒。聖蹟亭高約4.33公尺,亭身內部為磚造,外面以洗石子舖面。整座聖蹟亭共分3層,最上層為6面體,正面浮鑴「聖蹟」二字、亭簷圓弧,亭頂以花瓶為造型;中層為4面體,正面有一橢圓形爐口,周邊則有複雜的線腳,和類似蝙蝠裝飾,取其同音為祈「福」之意;爐體底層為8面體。受到日本當時建築風格影響,重建時除使用洗石子,並融入巴洛克裝飾特色的勳章紋飾(又名鮑魚飾)等,為全臺唯一有巴洛克裝飾風格的聖蹟亭,是展現日治時期文化融合的例子,現為桃園市市定古蹟。


資料來源: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landscape/1_0011.aspx?i=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