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存全臺罕見雙龍護邊御賜金匾的寺廟

景觀價值
竹蓮寺為新竹地區歷史最久的佛寺,與都城隍廟、外天后宮並稱新竹三大廟。為新竹地區居民信仰及土地移墾開發,留下歷史紀錄。寺內保存許多清代古物,尤以正殿三尊泥塑金身觀音媽、左右護龍十八羅漢等神像栩栩如生,並保存全臺罕見有雙龍護邊裝飾的「大海慈雲」御賜金匾最具價值。民國40年(公元1951年)整修時,由交趾陶名師朱朝鳳燒製正殿龍虎堵交趾陶,採現場直接燒製按裝,做工精細、構圖純熟,為當時罕見的大型作品,連同寺內各種彩繪、剪黏與雕塑作品,均提升竹蓮寺在建築藝術上的地位。


歷史沿革
新竹竹蓮寺俗稱「新竹觀音亭」,相傳康熙年間有農民發現一尊觀音大士像,便在新竹南門外建小庵奉祀,信眾前往祈福求平安無不靈驗。清乾隆46年(公元1781年)由信眾捐地,在現址以磚建廟始稱竹蓮寺。道光5年(公元1825年)曾修建,之後並由善士林祥雲(生卒年不詳)續修。同治5年至12年(公元1866-1873年)再擴大重修。光緒13年(公元1888年)當時新竹大旱農作歉收,當地官民祈雨靈驗,光緒皇帝御賜「大海慈雲」匾高懸正殿。日治時期昭和12年(公元1937年)日本政府在臺實施皇民化運動,日本人毀廟毀神像,新竹市僅存城隍廟、長和宮和竹蓮寺。民國47年(公元1958年)再集資增建五門,並置鐘鼓樓和六角形金亭,廟宇壯觀金碧輝煌。


資料來源: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landscape/1_0011.aspx?i=30

特色導覽

1、「大海慈雲」匾額
位於竹蓮寺正殿上方的「大海慈雲」匾額,源自清光緒13年(公元1888年)新竹大旱,知縣方祖蔭(生卒年不詳)祈雨於城隍爺、龍神及觀世音菩薩,相傳當年觀音媽應允降雨後,神像首度踏出竹蓮寺遶境,隊伍尚未抵達南寮漁港即風雨交加、普降甘霖,特請臺灣巡撫劉銘傳(公元1836年-1896年)奏請御書頒賜匾額。「大海慈雲」匾額正記錄當年新竹大旱歷史,樣式為金底黑字雙龍搶珠,兩側有一對金龍護匾,正面中間則有「光緒御筆之寶」的御印。


2、正殿觀音媽
竹蓮寺正殿神龕共有3尊觀音媽神像,均是泥塑金身、頂戴五佛冠,信眾暱稱大媽、二媽及三媽,位居最後方的大媽,是竹蓮寺建廟之初奉祀的神像,二媽迎自南海普陀山法雨寺,也是清光緒13年(公元1888年)新竹大旱祈雨時,出巡遶境的神像,最前面尺寸較小者為年代最為久遠的三媽,已3百多年歷史。


3、乾闥婆木雕
竹蓮寺正殿上方大樑下左右各有一尊雙手合十、張開翅膀的神像,為佛教知名的「乾闥婆」,據佛經《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記載觀世音菩薩有32種化身,因應眾生的需要而現身說法,乾闥婆即為其中之一,全臺灣僅竹蓮寺有此設計。


4、正殿左右護龍十八羅漢
正殿左右護龍十八羅漢神像,相傳距今已有170多年歷史,作者雖不可考,但雕塑形象十分古樸,還曾一度遭竊。但正殿觀音媽指示十八羅漢相約出遊,3年內必能找回,果然3年後被海關人員查獲請回竹蓮寺。


5、龍虎堵交趾陶
竹蓮寺民國40年(公元1951年)的整修以當地人設計監造、當地人施作為主,因此廟內泥塑剪黏及交趾陶,多為名匠蘇陽水(公元1894年-1961年)在臺期間傳授的唯一弟子新埔朱朝鳳(公元1911年-1992年)、人稱「阿鳳司」所作,少數為陳天乞(公元1906年-1990年)作品。特別是龍、虎堵交趾燒製工作,當時就在正殿後方堆窯直接燒製、現場按裝,不僅做工相當精細、構圖純熟,也是當時少見的大型作品。立於次間的「韋馱」和「伽藍」尊者泥塑塑身神像,也是朱朝鳳作品,皆為竹蓮寺鎮殿之寶。


6、景泰藍大香爐
有別於一般寺廟使用銅製或石材的大香爐,竹蓮寺的景泰藍大香爐顯得十分特別。


資料來源: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landscape/1_0011.aspx?i=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