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唯一的神明(媽祖)省親活動

景觀價值
萬和宮之建立與台中地區的漢人開發史有密切關係,此地舊名「犁頭店」,是台中市最早形成的市街,樸實的建築具有漳州與泉州地區傳統風格,為早期漳州、泉州、潮州、惠州、汀州與嘉應州等地先民開發台中盆地留下見證。西屯廖姓少女化身萬和宮老二媽的傳奇事蹟,充分展現地方民情與聚落交流的情況。由28字姓輪流辦理的萬和宮字姓戲酬神活動,與地區發展關係密切,表現在地傳統特色。


歷史沿革
萬和宮又稱為「犁頭店聖母廟」,主祀天上聖母,信眾皆尊稱「老大媽」,相傳由墾民於清康熙23年(公元1684年)自湄洲恭請護船來臺,初期安置於臺中市南屯,雍正4年(公元1726年),張、廖、簡、賴、黃、江、何、楊、戴、劉、陳、林等11姓信眾集資興建,定名為萬和宮。據廟史記載,清嘉慶8年(公元1803年)間,萬和宮增塑「老二媽」神像舉行開光點眼儀式時,當日有販賣女紅商人經過廟前,遇見西屯大魚池少女廖品娘,受託轉告其父母家門前桂花樹下有龍銀可取出使用,請父母勿悲傷。廖女父母聞訊發現房間內愛女已氣絕。之後廖家人至萬和宮探視,見神像老二媽留下淚珠,當地人確信廖品娘化身萬和宮老二媽,此一傳說演變成農曆3月西屯人迎老二媽回西屯省親遶境活動,民國101年(公元2012年)並登錄為臺中市民俗類文化資產。萬和宮著名的字姓戲,則起源於當時貓霧捒(台中盆地)開發完成後,居民透過酬神廟會活動時的喜樂,消彌移民於台灣的鄉愁外,後來演變為當地的文化特色,也在民國100年(公元2011年)登錄為台中市民俗類文化資產。


資料來源: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landscape/1_0011.aspx?i=41

特色導覽

1、三落二院二護龍建築特色
萬和宮為臺中市歷史最久的廟宇,建築屬漳泉地區傳統廟宇風格,古蹟範圍包括三川殿、拜亭與正殿,並與過水廊、後殿形成平面呈「日」字形,三落二院二護龍配置,3棟獨立且等寬的廟殿,依中軸線縱向排列整齊,前後落之間有天井,左右以牆廊圍起,是「三開間縱深式」的建築群。


2、三川殿交趾陶「龍馬負河圖」
萬和宮三川殿立面為三開間,往後退縮成一個凹字型,中間屋頂挑高與左右屋頂形成明顯落差,且建造雙層屋脊、並以交趾陶作西施脊(即屋脊上再加脊,並在雙脊正面上黏貼剪黏、泥塑或交趾陶);而屋脊中央的「龍馬負河圖」交趾陶,設有象徵太平盛世的麒麟神獸(龍首、馬身、獅尾與牛等四種動物之組合),是萬和宮建築的特色之一。


3、臺中第一匾:福蔭全臺
清雍正5年(公元1727年),萬和宮創建完成時,是由彭朝桂(生卒年不詳)題款敬獻,此為臺中市現存最古老的匾額,現存放於三川殿上方,頗具歷史價值。


4、萬和宮字姓戲
萬和宮字姓戲源遠流長,28字姓輪流辦理演戲酬神活動。相傳清道光4年(公元1824年),萬和宮「老二媽」於旱溪媽祖遊庄至南屯時,回返時神轎竟重如萬鈞無法抬入廟内,眾信徒不知所措,經擲筊請示告以演「字姓戲」(由各姓氏出資邀請劇團演出的戲)娛神,後來,每年農曆3月21日起,由各字姓舉行三獻禮、演梨園戲酬神,流傳迄今歷代不斷,並禮遇由將聖母神像帶至萬和宮與開發犁頭店的張國之張姓宗親開始,最後到林姓宗族(與媽祖同姓,表示謙虛)結束,一頭一尾,形成字姓戲「張前林後」的慣例。


5、老二媽西屯省親遶境
老二媽回西屯省親由「丹慶季媽祖會」主辦,初始每年一次,後改為3年省親一次,自古以來是西屯地區信眾重要習俗節慶之一。每當農曆3月迎萬和宮老二媽回西屯省親,路途所經的民家,多設香案餐食以供進香隊伍取用。因老二媽遶境回鄉路上,信徒熱絡於途,於是再增塑「聖二媽」神尊,分別遶境不同區域,只有老二媽有回故居烈美堂,兩尊媽祖於當天傍晚匯集清靈宮,鑼鼓喧天,鞭炮聲不絕於耳,為整個遶境活動掀起高潮。


資料來源: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landscape/1_0011.aspx?i=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