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唯一的清代官建祀典媽祖廟

景觀價值
臺南祀典大天后宮是全臺最早由官方興建且唯一列入官方祀典(即得到當年皇帝認可)的媽祖廟,且原建築保留明末寧靖王朱術桂(公元1617年-1683年)的王府格局,為臺灣絕無僅有的明代官府建築,故昔日在政治上具有重要象徵地位,今日亦深具歷史地位。拜殿擁有全臺最高大的捲棚式屋架,建築的石刻、木雕與彩繪表現,以及典藏之歷史文物,均相當可觀且富藝術價值。保存包括清代皇帝所賜古匾在內,共上百個歷代匾額,數量為全臺之最。


歷史沿革
臺南祀典大天后宮是臺灣最早,也是唯一官建、列入官方祀典的媽祖廟,明萬曆10年(公元1583年)臺南地區已有奉祀媽祖的天妃廟,明朝末年永曆17年(公元1663年),明朝寧靖王和其家眷來臺,入住建於天妃廟後方的寧靖王府,後來天妃廟擴建,前祀媽祖、後祀觀音大士,廟名東寧天妃宮。直到康熙23年(公元1684年)依統領清兵平臺的靖海侯施琅之奏,晉封媽祖為天后,東寧天妃宮因此更名天后宮,並納入春、秋祀典而改稱大天后宮。清代重修、增建多次,嘉慶23年(公元1818年)一度大火重創,原供奉媽祖像被燒燬,郊商由北港朝天宮迎來「三郊媽」,也開啟了著名的府城迎北港媽祖歷史活動。因廟宇表現各時代地方營造技術流派特色,且深具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民國74年(公元1985年)被內政部列為國定古蹟。


資料來源:https://taiwangods.moi.gov.tw/html/landscape/1_0011.aspx?i=80

特色導覽

1、靖海侯施琅石碑

清朝水師提督施琅(公元1621年-1696年)收復臺灣後封為「靖海侯」,清康熙24年(公元1685年)立「平臺紀略碑記」,略記平臺經過、安撫措施與善後處理等內容,雕工精細,是全臺地區最早的清代碑碣,現位於大殿左側,深具歷史價值。


2、廟門72門釘
通常一般的廟宇大門不會使用門釘,只有皇宮或供奉帝后級諸神的官廟才使用。因此臺灣一般媽祖廟多使用彩繪門神,但大天后宮紅色的大門是飾以門釘72顆,彰顯祀典官廟及媽祖崇高神格。


3、螭首石刻
大天后宮正殿臺基立面共嵌有4件螭首(螭相傳為龍的九子其中之一,通常刻於鐘鼎、印章、碑首、石階、石柱等處,在建築中多用在排水口裝飾)石刻,龍頭的造型微微抬高、氣宇軒昂,是中國傳統建築石作制度中的殿階螭首,深具宮殿威儀的象徵,這項裝飾為全臺媽祖廟中僅有。


4、名家彩繪
大天后宮內壁畫彩繪遍佈,集歷來一流名師作品。從三川殿延伸至後殿兩旁,皆為國寶級彩繪大師等人作品,包括潘麗水(公元1914年-1995年)、潘岳雄(公元1943年-)父子,和陳玉峰(公元1900年-1964年)、陳壽彝((公元1934年-2012年)父子,以及丁清石(生年不詳-2004年),內容皆為中國傳統民間傳說、神話故事、書法等。彩繪自日治時期開始,分6次繪製、重繪或重修:

  1. 昭和18年(公元1943年)陳玉峰在正殿、正殿前後廊口,以及聖父母廳後廊口的龍虎壁上作品。
  2. 民國45年(公元1956年)陳玉峰又在三川殿、廡廊、拜殿再畫12堵。
  3. 民國60年(公元1971年)重修聖父母廳與改建更衣亭成偏殿中的三寶殿,由潘麗水在聖父母廳中虎邊繪「花木蘭」,三寶殿神龕兩側各畫一扇三夾木板畫。
  4. 民國67年(公元1976年)陳壽彝以臨摹原作方式,重繪父親陳玉峰在大天后宮拜殿與正殿最早的作品。
  5. 民國69年(公元1980年)由丁清石重修,仿寫陳玉峰在1956年的作品。
  6. 民國86年(公元1997年)由潘岳雄復原缺失部分。


5、拜殿捲棚式屋架
大天后宮承續傳統寺廟建築的木架構,拜殿是臺灣最高大的捲棚式屋架,捲棚為中國古代建築屋頂形式之一,即兩坡相交處成弧形彎曲,無明顯屋脊,不用一釘而拱起,充分發揮傳統建築力學。


6、古匾額
大天后宮因「祀典」的地位,珍藏超過上百面的古匾額,在目前懸掛的清代歷代皇帝御賜匾額中,雍正皇帝所賜「神昭海表」、咸豐皇帝的「德侔厚載」及光緒皇帝的「與天同功」最為珍貴。


7、鎮殿大媽
正殿尺寸碩大的金面媽祖神像高約5.45公尺,為明代神像的造型,已有約3百多年歷史,民國93年(公元2004年)因泥塑神像內部木材支柱腐朽金身一度破裂受損,修復期間在神像內發現3塊清代石牌,內容記載神像曾於道光2年(公元1822年)修復,且媽祖神像為金面。因後來神像被香火燻黑,最後修復時,再將其恢復原貌。隨侍兩側的千里眼、順風耳將軍雕像,則是肌肉線條逼真,威猛懾人,亦為清代時期作品。


8、府城迎媽祖
臺灣俗語「三月瘋媽祖」遶境盛況科儀,起源於臺南祀典大天后宮,自清乾隆時期主持廟務的三郊集團,藉媽祖信仰分香,團結各地郊商聯絡情誼,形成府城迎媽祖的歷史。清朝時期遶境活動是雲林北港媽祖到臺南8天7夜行程,護送者多達數十萬人。日治時期大正4年(公元1915年)改由臺南「鎮南媽」本地媽祖遶境,後因昭和12年(公元1937年)中日戰爭爆發停止活動。二戰(公元1945年)後又因政治形勢影響並未每年舉行,迄今仍為每4年1科(4年1次),每逢農曆鼠年、龍年、猴年舉辦遶境2天,日期在媽祖聖誕前一個月,每次參與活動廟宇均多達數十家,出動的神轎及陣頭多達上百陣,是臺灣目前陣容最大的遶境科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