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開台天后宮
-
-
臺南市安平區國勝路33號
-
TEL:06-223-8695
天后宮介紹
(僅示意)
臺灣本島最早媽祖廟
媽祖係於西元1661年隨船護祐鄭成功率舟師復台,於西元1668年建廟。
蘇同炳氏著臺灣古今談「最早的媽祖廟」一文稱:「臺灣各地建立最早的媽祖廟,當推澎湖的天后宮,其建立時間可以上溯到明神宗萬曆以前。原因是澎湖群島很早便有大量的中國漁民定居,而臺灣之移植,則要遲在半世紀以後。澎湖天后宮之外,臺灣本島的媽祖廟,又當以舊時位在安平的『開台天后宮』為最早。……鄭成功的船隊就從湄洲嶼媽祖廟中迎來軟身媽祖神……。」
本宮媽祖神像的來源,臺地所奉的媽祖,大半為「船仔媽」。本宮的媽祖神像,據上引「給還書」云:「開山王國姓公隨帶平臺有功」,應是鄭王隨帶的三尊媽祖神像,而非「船仔媽」。
開台天上聖母
「開臺天上聖母」代表本宮的媽祖,為臺灣最早奉祀者。「湄洲進香」,即往媽祖本廟湄洲上香認祖,依例,凡由湄洲本廟分靈的媽祖,每年,或每三年,必須回本廟省親,本宮亦不例外。「回鑾」,指媽祖往湄洲謁祖返臺,信徒於北汕尾島迎接。此儀式,供奉保生大帝的臺南縣學甲慈濟宮每年赴白礁祖廟謁祖回鑾時亦有之。「繞境」,即繞安平各境,即本宮所直轄之地。「全臺平安」,即所庇佑者遍及臺灣,並非僅限於安平一處,也就是安平媽祖有義務保佑全臺的信徒。昔時執此旗者的資格必需三代俱存者;執仗的身著黑衫、草鞋、戴紅魯笠、背絲鬮(裏面備有豚腳節、串空餅),手執插松枝的頭旗為前導開路 。
由頭題字觀之,文中有「……湄洲進香」等字,即表示安平媽祖並非「船仔媽」,而是來自湄洲。其往湄洲進香謁祖出發回鑾之時,信徒在北汕尾送迎之禮一事,是明鄭時,安平港淤淺,改由北汕尾島的鹿耳門溪口放洋出海,回臺時亦是,故迎送之禮在北汕尾行之。若事實上無法出海,則此北汕尾遙祭之。此與每年三月十一日,學甲鄉慈濟宮在海口設壇望西致祭進香上白礁,禮畢回駕繞境儀式相類似。其上湄洲的時間,依慣例於每年,或三年,必須前往謁祖,安平媽祖亦然。故蘇同炳氏﹁最早的媽祖廟﹂云:
「無論是臺南或北港的天后宮,事實上都是由資格最老的安平開台天后宮分靈出去的。所謂『分靈』,實際上祇是攜取舊廟的香灰,塑入新廟的神像,以表示媽祖神靈已經灌輸在新廟的神像中了。通過這種方式,不但可以興建無數個的媽祖廟,亦可使全臺灣的大小媽祖廟,都與安平的『開台天后宮』保持血緣關係;而安平開台天后宮的神像來自湄洲嶼,又無異間接說明了臺灣各地的媽祖廟,都是由湄洲媽祖廟所派生繁衍的。
安平天后宮的媽祖既來自湄洲,奉迎來臺時間,雖布兵旗上未載(據傳原之布兵旗,在光復前尚保存,然已污染。該旗之布面上充滿題文,有的墨瀋鮮明,有的字跡模糊。因其年深日久,腐蝕破爛,至光復後迎媽祖時,不堪使用,始廢棄重新之),然從客觀上可證明是隨鄭成功來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