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錫藝展暨宮廟博物館認證
台南市
2023-11-17
【 視傳媒 】
▲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將於11月20日上午10時30分舉辦錫藝展。(圖/宮廟提供)
視傳媒記者蔡清欽/台南報導
錫器原本是民間的日常用品,有「賜福」、「惜福」之吉祥喻意,之後被廣泛應用於宗教祭祀禮器,各大宗教寺廟中均可見到,隨著錫貴重金屬價格高昂,和製作匠師的人才凋零,錫製品減少。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將於11月20日上午10時30分舉辦錫藝展,展出廟內現有錫器文物,當天下午並將獲得台南市政府頒發「宮廟博物館認證」,歡迎各界踴躍參觀欣賞。
錫器在宗教禮器中到處可見,一般可在供桌上看到錫製的「花矸五賽」,俗稱「五供」,通常包括一座香爐、一對花瓶和一對燭台。由於錫的特性較軟,製作成器物時,必須加入其他金屬如鉛、銅等,較能成型,但合金成份比例又不能太多,否則又影響到錫器的顏色和造型,也因此造成錫製品若未能妥善保存,一倒塌就會毀損外觀,維護不易。
近年來,匠師人數減少,錫器修復昂貴和不易,有些宮廟的錫製品若有毀損,大都被收藏在倉庫一隅,時間一久被遺忘相當可惜。
年輕錫工藝師楊蕙如師承鹿港知名人間國寶陳萬能先生,打造一對「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錫器對聯,有意捐贈給本亭宮,並整理亭宮的錫製禮器,規劃佈置大觀音亭祀典興濟宮錫器展,將於11月20日上午10時30分開幕,當天並將其錫藝品正式捐贈給本亭宮收藏。
很多人對於錫製品的印象,大都覺得顏色灰淡,不如黃金和銀器的亮麗炫耀,但是參觀者可以從錫器造型和紋飾看出工藝師技藝之精巧。
這次的展覽中,有一組大型的「花矸五賽」,高約60-90公分,從錫器底部「虎口嘴」的線條,和瓶台之腰身,可以窺得錫器匠師的手法細膩,單單從一件錫製品,運用到的模組多達60多個,令人嘆為觀止。
尤其是從本亭宮的錫器品上敬贈宮廟和製作者的名稱,可以梳理出這些宮廟之間的關係發展,例如大型的「花矸五賽」,為米街廣安宮、赤崁樓大士殿和下林建安宮共同聯名贈送;製造人為「許丙丁和郭仲」,但「許丙丁」是府城知名的文學家、《小封神》作者,卻掛名為錫器製造人,是否為同一人?也是研究宮廟歷史文化的一項參考資料。
製作商鋪包括「成記」、「春成」、「勝春」等府城老字號的店號,在在見證錫器工藝的發展歷史。
展覽錫藝品包括花矸五賽、紅柑燈、五牲盤、禮瓶爵、燭台、果盤等六十多件,做為供奉神明的禮器,造型也以六角型六六大順、四時平安,或裝飾以吉祥紋飾,線條之流暢,不得不驚嘆早期匠師獨特之美學素養,甚具欣賞價值,展期於每天上午10時30分至下午4時,在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觀興學苑展出,歡迎各界踴躍參觀。
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近年來在各方面推動文資保存概念,於2017年和成功大學合辦「寺廟文資保存與社會貢獻國際學術研討會」;配合清華大學和台南市政府推展「古蹟即教室」,讓學生透過VR科技來亭宮觀賞文物,如今又積極參與文資處舉辦的工藝資源盤點工作坊計畫,重視維護自有的珍貴傳統工藝作品,成為全市第一批的示範宮廟之一,將於20日下午接受市府頒發「宮廟博物館認證」之殊榮,期能讓宮廟不只是民眾信仰祭拜場所,也是最貼近庶民的博物館。
-
南投城隍遶境風雨無阻 國際陣頭進駐廟會熱鬧登場
南投市城隍爺聖誕日巡活動風雨中照常舉行,縣長許淑華帶隊扶轎祈福,國際表演團體與本地陣頭齊聚,民眾沿街爭搶平安餅,共襄盛舉。2025-07-09-
南投縣
-
-
南鯤鯓代天府牌樓倒塌震撼全台! 命理教授解讀「王爺顯靈化災」轉機現身
南鯤鯓代天府迎客牌樓因娜絲颱風強風吹襲倒塌,損失逾億元。命理教授楊登嵙解析,災損與國運籤暗合,象徵王爺以牌樓為代價護佑台灣,反轉災劫為轉機,展現信仰能量與庇佑意涵。2025-07-09-
台中市
-
-
丹娜絲狂襲!南鯤鯓代天府「12牌樓柱」被吹斷 廟埕積水如河...市政府說話了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王俊勝 台南報導】中度颱風丹娜絲6日晚間登陸嘉義沿海,南台灣瞬間風雨大作,台南市各地災情頻傳,其中最震撼人心的畫面之一,發生在北門區知名信仰中心「南鯤鯓代天府」廟前高聳的12根檜木牌樓,竟在狂風中整排倒下,柱體橫躺浸泡於水中,連信眾都看傻眼,第一次看到這麼扯的風災。2025-07-07 -
-
-
2025下半年12生肖財運出爐!這4生肖財星高照、意外之財上門
2025年下半年十二生肖財運全解析!誰財運旺、誰該避凶?從生肖鼠到生肖豬完整分析,揭露關鍵月份與致富建議,一篇看懂!2025-07-03-
台中市
-
-
2025玉帝成道日「天門開」補年中運 民間信仰最靈驗的祈福良機來了!
每年農曆六月初七為玉皇大帝成道日,被稱為「補年中運」的吉日。2025年7月1日適逢「天門開」,全台多間知名宮廟湧現參拜人潮,祈求下半年順利平安、好運連連。2025-07-01 -
-
-
虎爺保佑甚麼及拜拜禁忌「開運達人」楊登嵙!
農曆6月6日(2025年6月30日)是虎爺生日,「虎爺」,又稱為「虎爺公」、「虎爺將軍」、「下壇將軍」,依造型可以分為黃毛與黑毛兩種,前者僅稱虎爺公,後者有下壇將軍、黑虎大將之稱。虎爺傳說是保生大帝馴服的其中一隻神獸,跟在保生大帝身邊修練,成為黑虎將軍、虎爺。也傳說是武財神、城隍爺等神祇的坐騎,由於長年在財神爺、城隍爺身邊幫忙,虎爺本身也有驅邪、招財、鎮宅的神力,多數廟宇都可以見到祂的身影,常被供奉在神明桌下方,也被視為「兒童的守護神」,若小朋友身體較虛弱或愛吵鬧,有的父母或長輩會請虎爺認孩子為「契子」,保佑小孩如虎爺般威猛健康。「虎」與「福」同音,虎見就是福建的“H"發音,自然代表的就是福建,而以前福建是老虎聚集地,所以虎代表了福建的華南虎,最後虎見的形象是一個小孩帶著一個老虎頭套,在古代老虎是小孩的伴生物,在孩子幼年時會做一個重要的儀式,就是將孩童戴著虎身套抱在懷裡保佑,以祈禱這個孩子避開疾病災難,一生平安。2025-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