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5-11
  • 農曆04月(小)14日 星期日 金牛座   乙已年 生肖屬蛇 辛已月 庚辰日
  • 宜:嫁娶 祭祀 祈福 求嗣 出行 出火 拆卸 修造 動土 入宅 移徙 安床 作灶 塞穴 栽種 破土 安葬
  • 忌:開光 **** 掘井 開倉
  • 沖:沖狗(甲戍)煞南
  • 合作媒體:
  • 視傳媒
  • 生活達人誌
  • 彪網媒
  • 大和傳媒
  • 賴傳媒
  • 廟宇介紹
  • 廟宇新聞
  • 廟宇活動
  • 我的守護神
  • 小百科
  • 特色人物
  • 活動剪影
  • 加入我們
 
  • 廟宇介紹
    • 台南市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台中市
    • 高雄市
    • 基隆市
    • 新竹市
    • 新竹縣
    • 苗栗縣
    • 南投縣
    • 彰化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嘉義縣
    • 屏東縣
    • 宜蘭縣
    • 花蓮縣
    • 台東縣
    • 澎湖縣
    • 金門縣
  • 廟宇新聞
    • 台南市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台中市
    • 高雄市
    • 基隆市
    • 新竹市
    • 新竹縣
    • 苗栗縣
    • 南投縣
    • 彰化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嘉義縣
    • 屏東縣
    • 宜蘭縣
    • 花蓮縣
    • 台東縣
    • 澎湖縣
    • 金門縣
  • 廟宇活動
  • 我的守護神
    • 服務業界
    • 商業界
    • 工業、手工業界
    • 農畜界
    • 公教界
    • 軍警消
    • 醫藥界
    • 宗教界
    • 特種行業界
    • 生肖守護神與本命元辰
    • 其他祈福
  • 小百科
    • 宗教器物
    • 宗教禁忌
    • 宗教稱謂
    • 宗教儀式
    • 宗教節日
    • 宗教活動
    • 宗教建築
    • 宗教學術
    • 宗教藝術
    • 其他
  • 特色人物
    • 吃吃喝喝
    • 喜慶綜合服務
    • 老師教練類
    • 法律、顧問
    • 藝術文創
  • 活動剪影
  • 加入我們
  • 2025-05-11 ( 日 )
    農曆04月(小)14日 星期日 金牛座
    乙已年 生肖屬蛇 辛已月 庚辰日
    宜:嫁娶 祭祀 祈福 求嗣 出行 出火 拆卸 修造 動土 入宅 移徙 安床 作灶 塞穴 栽種 破土 安葬
    忌:開光 **** 掘井 開倉
    沖:沖狗(甲戍)煞南

  • 合作媒體:
    視傳媒 / 生活達人誌 / 彪網媒 / 大和傳媒 / 賴傳媒 /
  1. 小百科
  2. 宗教器物

辟邪物

顧名思義,辟邪物指的是能夠辟除邪祟、驅邪除穢的制(祭)煞器物,也蘊含祈安賜福、辟邪趨吉的意涵。一旦人們覺得原本完整、圓滿的狀態被破壞了,例如家宅不安、運途不順的時候,便會依照自己的實踐方式,透過後天的調整,試圖改變不和諧的生存環境,希望回歸原初的整全狀態。

中國辟邪文化可能是帶有濃厚巫術性質的「儺文化」的遺留,以驅祟逐疫為主的「儺儀」、「儺祭」,自古便流傳於中國各地,儀式主角經常戴面具出場,有學者認為這種以面具辟邪的方式,乃獸面辟邪物的源頭。辟邪物伴隨著辟邪文化,具有相當悠久的歷史傳承。明代午榮(生卒年不詳)纂輯的《魯班經》記載不少民宅辟邪物,相關尺寸、材質、設置原因、設置位置、設置方式等,都有清楚的說明。

辟邪物的種類繁多,有不同的分類方式。從物本身的屬性,可分為自然物(如植物的茉草、礦物的玉石等)和人造物(如宗教器物的七星劍、建築構造物的石敢當、象徵物的八卦牌等),後者的數量多於前者。依行事功能,辟邪物可分為人身(作為護身用途)、時間(在特定時間驅邪避煞)、儀式(在儀式中使用)、空間(設置於空間以辟邪護衛)等四類。空間辟邪物有固定的設置位置,大多以人造物為主,若依區域範圍可分為聚落辟邪物(如石敢當、風獅爺、虎字碑、五營……)、廟宇辟邪物(如門神、獅座、令旗、樑柱上的八卦或卍字、神仙人物、各種瑞獸造型……)、民宅辟邪物(如山海鎮、照牆、刀劍門、葫蘆、八卦、瓦將軍、獸牌、符咒……)。
辟邪物有不同的形制和功能。如「山海鎮」最常安放於門楣,多以木質刻繪或玻璃彩繪山海的圖樣,取於高山、大海能夠安鎮(鎮宅)、四海平安的寓意;有時會在山海鎮的兩側寫上「我家如山海,他作我無妨」等語,或加上八卦、蟠龍、刀劍、符咒等物,以增強威力。「八卦牌」採用中國傳統易理的神秘方位和力量,最簡單常見的樣式,是將太極的字樣或圖像放中間,外圈以先天八卦或後天八卦圖樣圍繞,繪於鏡子或木牌上,即成「八卦鏡」或「八卦牌」,是運用最廣的一類,經常和其他辟邪器物、祈福圖文搭配使用。

民間相信除了神祇之外,瑞獸或猛獸形象的獸面辟邪物具有強大的辟邪威力,如「獸牌」經常被運用在民宅建築的防衛上,普遍存在於門楣、照牆、門樓等位置。在這類以動物形象為主題的辟邪物當中,尤其以「劍獅」最為常見,獅子啣著同樣具有驅邪效果的七星劍,並在額頭上添加「王」字或太極八卦,人們相信這樣的複合形式能強化辟邪力量。

各地區的自然環境、文化習俗不同,會發展出深具特色的辟邪物。如金門、澎湖等風勢強勁的地方,居民常藉著「風獅爺」來鎮風壓煞,其形象可能由石獅子或風神、風獸的形象演變而來。風獅爺一般設置於村落外緣的地面(村落風獅爺),和建築物的屋頂(屋頂風獅爺),形成別具風格的特殊景觀。此外,人們相信風獅爺能剋制蟻害、破解住宅的沖犯;其威猛形象能恫嚇厲鬼、吞噬妖魅,因此也有制魔消災、護佑宅境的功能。

總而言之,人們總希望生活能保持永恆的安定,只要覺得被冲犯、生存秩序受到影響,便會進行儀式性的調整,選擇象徵物加以辟除,而這些物件就成為辟邪物。人們藉著這類有形物質,相信其具有特殊意義和神秘力量,藉由辟邪物的造型和隱喻,能鎮壓住人們畏懼的事情,圖文符號的象徵意涵也從而彰顯。從個人自身、家宅門堂到地方聚落,辟邪物承載著人們祈求回歸平安的共同願望。辟邪物不僅保存一個地區的民俗文化內涵,因其多由民間藝匠創作,所以還具有極高的藝術、美學價值。
 
【撰寫者】
吳瑞明(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生)
 
【參考文獻】
1.《趨吉辟邪──民間文物展》,臺北:世界宗教博物館,2005。
2.何培夫,《台南市民俗辟邪物圖集》,臺南:臺南市政府,1990。
3.黃文博,《南瀛辟邪物誌》,臺南:臺南縣政府,2007。
4.謝宗榮,《臺灣的信仰文化與裝飾藝術》,臺北:博揚文化,2003。
其他小百科
  • 1

    【默子-鄉居拾穗】獅王坐鎮

  • 2

    香火袋

    香火袋就是裝著神明之圖像、香灰、保身平安符咒等象徵物之宗教文物,代表神祇本身對信眾的庇佑靈力,凡配戴神明香火袋者,即可獲得神靈的特別庇佑,以消災除難,化解災厄,帶來平安賜福。特別是遠離家鄉,到他鄉奮鬥的外地遊子,時常會將家鄉崇奉的神明之香火袋,隨身攜帶,以祈庇佑平安。尤其是臺灣明清時期以來,早期許多閩粵籍的移民,往往會將家鄉的神明或是香火袋攜來臺灣,隨身護佑。甚至有些廟宇的興建傳說,還是信眾為了趕路想如廁,而將香火袋暫時懸掛在半途中的路樹上,卻突然發出異樣豪光,而知神明要在此地發揮神力,護佑該地鄉民的起始。
特別推薦
  • 視傳媒

  • 彪網媒

  • 大和傳媒

  • 賴傳媒

  • Copyright @ 台灣廟宇
  • 0800-038-940
    Line ID:posu80
  • 友站:
  • 博識網頁設計
  • 生活達人誌
  • 商務夥伴
  • 台灣村里
  • 金好租
  • 訂單媒合
  • 聯合展售
  • 沙龍世界
  • GuDate活動王
  • 相關連結
Design by PO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