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9-19
  • 農曆07月(小)28日 星期五 仙女座   乙已年 生肖屬蛇 乙酉月 辛卯日
  • 宜:祭祀 治病 破屋 壞垣 餘事勿取
  • 忌:諸事不宜
  • 沖:沖雞(乙酉)煞西
  • 合作媒體:
  • 視傳媒
  • 生活達人誌
  • 彪網媒
  • 大和傳媒
  • 賴傳媒
  • 廟宇介紹
  • 廟宇新聞
  • 廟宇活動
  • 我的守護神
  • 小百科
  • 特色人物
  • 活動剪影
  • 加入我們
 
  • 廟宇介紹
    • 台南市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台中市
    • 高雄市
    • 基隆市
    • 新竹市
    • 新竹縣
    • 苗栗縣
    • 南投縣
    • 彰化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嘉義縣
    • 屏東縣
    • 宜蘭縣
    • 花蓮縣
    • 台東縣
    • 澎湖縣
    • 金門縣
  • 廟宇新聞
    • 台南市
    • 台北市
    • 新北市
    • 桃園市
    • 台中市
    • 高雄市
    • 基隆市
    • 新竹市
    • 新竹縣
    • 苗栗縣
    • 南投縣
    • 彰化縣
    • 雲林縣
    • 嘉義市
    • 嘉義縣
    • 屏東縣
    • 宜蘭縣
    • 花蓮縣
    • 台東縣
    • 澎湖縣
    • 金門縣
  • 廟宇活動
  • 我的守護神
    • 服務業界
    • 商業界
    • 工業、手工業界
    • 農畜界
    • 公教界
    • 軍警消
    • 醫藥界
    • 宗教界
    • 特種行業界
    • 生肖守護神與本命元辰
    • 其他祈福
  • 小百科
    • 宗教器物
    • 宗教禁忌
    • 宗教稱謂
    • 宗教儀式
    • 宗教節日
    • 宗教活動
    • 宗教建築
    • 宗教學術
    • 宗教藝術
    • 其他
  • 特色人物
    • 吃吃喝喝
    • 喜慶綜合服務
    • 老師教練類
    • 法律、顧問
    • 藝術文創
  • 活動剪影
  • 加入我們
  • 2025-09-19 ( 五 )
    農曆07月(小)28日 星期五 仙女座
    乙已年 生肖屬蛇 乙酉月 辛卯日
    宜:祭祀 治病 破屋 壞垣 餘事勿取
    忌:諸事不宜
    沖:沖雞(乙酉)煞西

  • 合作媒體:
    視傳媒 / 生活達人誌 / 彪網媒 / 大和傳媒 / 賴傳媒 /
  1. 小百科
  2. 宗教儀式

環保葬禮的永續設計:從身後事到地球的未來

 

一、前言:死亡與地球的對話

當我們談論永續與綠色生活,往往聚焦於日常習慣,如少用塑膠、降低碳排、推動綠電等,但卻忽略了「身後事」也同樣影響深遠。你可曾想過,一場傳統喪禮可能造成的環境負擔有多大?

在一場平均三天的傳統告別式中,常見的焚香、紙錢、紙紮品不僅造成大量空氣污染,也消耗森林資源;棺木與壽衣多為難以分解的材料,甚至使用化學防腐劑;而動輒成百上千張的紙張、塑膠杯與佈置花材,也在告別後被一併焚毀或掩埋。

「環保葬禮」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而誕生的現代選擇。這並非對傳統文化的背叛,而是一場重新思考生死、回歸自然的設計行動。作為一個長期投入喪禮攝影與喪禮紀錄的團隊,我們親眼見證過每一種形式的告別,也深刻體會到:當一場儀式能夠尊重逝者的同時,亦尊重土地,它便擁有了另一種生命的延續。


二、全球永續喪禮的風潮

1. 美國的「綠色殯葬」

在美國,「Green Burial」是被廣泛接受的永續喪禮方式。遺體不經防腐處理、不用金屬棺、不水泥密封,僅以可分解天然棉布或簡易木盒包裹,直接埋入土地。這樣的方式可讓遺體自然分解,回饋生態系統。

此外,美國許多喪禮不再強調悲傷,而是以「Celebration of Life」的形式慶祝一生的成就與價值。這使得喪禮攝影與喪禮紀錄從「過程保存」轉為「故事講述」的角色。

2. 英國的自然墓園與碳認證

英國設有許多自然墓園,禁止使用化學防腐劑、石碑與水泥棺木,僅允許以植樹標記逝者安息地。此外,許多殯葬業者開始推動「碳足跡認證」的喪禮設計,從交通動線、食物供應到喪禮拍照與錄影器材,都納入永續評估。

攝影團隊往往不再提供紙本相簿,而是轉向雲端相簿、加密下載與家庭共享網頁,大幅降低紙張與製造碳排。

3. 日本的海葬與數位佛堂

在土地昂貴的日本,海葬與樹葬成為實際可行的選擇。許多民眾選擇將骨灰撒入海中,或埋在紀念樹旁,不設墓碑,而是透過 QR Code 或數位追思網頁進行祭拜與紀念。

攝影與紀錄也因應數位轉型,變得更內斂、更簡約。喪禮拍照聚焦於自然景觀與家屬互動,而不強調儀式流程堆疊,營造出一種「與大地對話」的視覺敘事風格。


三、環保喪禮的形式與技術

自然葬(Natural Burial)

  • 不使用化學防腐劑

  • 棺木採天然木材、不含金屬

  • 棉布壽衣或裸葬

  • 無水泥墓穴、無石碑

  • 採可重複利用祭壇與儀式用品

樹葬與花葬

  • 骨灰埋於樹下或花叢旁

  • 樹木代替墓碑,象徵生命延續

  • 拒用塑膠器皿與金紙

  • 應用「生命紀念卡」取代實體墓誌

海葬

  • 以可分解骨灰容器投入大海

  • 儀式簡約、氣氛自然莊重

  • 可搭配攝影紀錄與紀念短片製作

  • 提供 GPS 定位家屬可返訪

骨灰轉化

  • 製成鑽石、玻璃珠、珊瑚礁、盆栽陶粒等

  • 融合設計與環境回饋概念

  • 常與攝影結合,記錄轉化過程與家屬互動


四、攝影紀錄在環保喪禮中的角色

喪禮攝影與喪禮紀錄的任務,也因應永續葬禮而轉型:

1. 拍攝技術調整

  • 使用自然光、避免閃燈

  • 小型化設備降低電耗

  • 採用長鏡頭遠距離捕捉、不干擾儀式

  • 選擇低碳排器材與電池

2. 影像處理與儲存

  • 無須大量後製與人工特效

  • 使用高效影片編碼格式(H.265 等)

  • 改以雲端形式交件:Google Drive、OneDrive、Dropbox

  • 提供 QR 碼線上觀賞與分享

3. 記憶設計重於流程紀錄

  • 聚焦「說出話」而非「拍到畫」

  • 引導家屬留聲、寫字、觸碰等互動行為

  • 將逝者遺物拍攝入鏡,強化共感記憶

  • 整合成「生命回憶影音書」作為數位遺產


五、數位化與永續追思

雲端靈堂/線上追思空間

  • 建立個人紀念頁面(照片、影片、追思文字)

  • 支援留言、獻花、點燭、播放音樂等功能

  • 可控權限、長期存取、跨裝置觀看

  • 無需實體墓地、供奉場所,減少資源耗用

喪禮直播/遠端參與

  • 適用於海外親屬或高齡親人無法到場

  • 降低交通碳排與舟車勞頓

  • 攝影團隊可協助架設直播方案(YouTube、LINE、Facebook 私人社團)

數位紀念冊

  • 整合喪禮拍照、影片、錄音與手稿

  • 運用響應式設計,於手機/平板/電腦瀏覽

  • 無需印刷、大幅減少資源浪費


六、文化融合與溝通挑戰

推動環保喪禮並不只是改變流程,更需面對文化信仰與世代觀念的差異:

1. 傳統宗教如何接納?

  • 多數佛道教原意即提倡「無為」、「自然」

  • 不燒金紙可改為「寫願紙」、「念佛燈」

  • 可保留誦經、懺悔、祈福等儀軌

2. 長輩如何理解?

  • 藉由攝影紀錄作為溝通媒介

  • 拍下環保設計背後的意義,製作「說明式相簿」

  • 播放影片說明自然回歸概念,讓長輩感受莊嚴與祝福依舊存在


七、永續告別:不只是節制,更是設計

一場環保喪禮的美,不在於減去什麼,而在於留下什麼:

  • 對逝者,是尊重與善終

  • 對家屬,是情感與記憶的延續

  • 對地球,是修復與感恩的循環

而作為專業的喪禮攝影團隊,我們的責任也不再只是按下快門,而是成為這場永續設計的一份子:引導視覺情感、呈現環保價值、保留故事記憶。
 

喪禮攝影、告別式紀錄、喪禮錄影、告別式攝影、喪禮紀錄、喪禮拍攝、喪禮拍照、告別式錄影、告別式拍照、喪禮攝影師、喪禮攝影費用

作品參考  :https://bsrd.com.tw/

♡聯絡方式♡ LINE:https://lin.ee/xzlc8U1

線上預約表單: 點我

Mail:edward.hawk@outlook.com

手機:0909132761

其他小百科
  • 1

    最後的身影,最深的牽掛:家屬在告別式中必須知道的細節

  • 2

    告別式儀式的各階段詳解(入殮、告別、出殯、安葬)

  • 3

    跨文化告別儀式比較:從世界看生死,從鏡頭看情感

    在全球化與多元文化交流日趨頻繁的今日,對於「死亡」的詮釋與「告別儀式」的設計,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多樣性。作為一位專業喪禮攝影紀錄團隊的經理人,我們經常從鏡頭中觀察各種宗教、文化背景下人們面對生死的情感表達方式。每一場告別,不只是對逝者的追思,更是對文化精神的體現。
  • 4

    喪禮文化中的象徵物

  • 5

    台南神轎突發神異!正氣殿文衡聖帝回駕「2轎同時斷桿」 信眾驚呼:神明的話要聽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 王俊勝/台南報導】要聽神明的話!台南正氣殿今(13)日前往祀典武廟謁祖進香,原訂上午10點35分啟程回駕,結果行程提早,工作人員提早在10點準備出發,沒想到就在起駕瞬間,竟然有兩頂神轎的轎桿同時在同一個位置出現斷裂,現場一片錯愕,根據轎班人員透露,似乎是神明要多停一下,才讓轎子無法前進。
  • 6

    告別式溫馨流程全解

特別推薦
  • 歡喜點燈

  • 視傳媒

  • 彪網媒

  • 大和傳媒

  • 賴傳媒

  • Copyright @ 台灣廟宇
  • 0800-038-940
    Line ID:posu80
  • 友站:
  • 博識網頁設計
  • 生活達人誌
  • 商務夥伴
  • 台灣村里
  • 金好租
  • 訂單媒合
  • 聯合展售
  • 沙龍世界
  • GuDate活動王
  • 相關連結
Design by POSU